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技术一落地 亩产超千斤——河南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见闻

技术一落地 亩产超千斤——河南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见闻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4/11/28 9:35:28浏览量:1打印收藏

    初夏的中原大地,麦浪滚滚。这里曾经是黄河流经的地方,种草种树都不能好好生长,然而如今,科技人员在这里繁种小麦,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了高产高效。

  5月23日,记者跟随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团队来到了河南省延津县和新乡县两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进行收获前的估产。当日,经过科技人员精心测量,测得新乡县石婆固乡1200亩小麦“轮选988”,亩穗数达到47万株,平均穗粒数35颗,麦粒重45克,按85折算平均亩产629.2公斤;处在黄河故道上的新乡县小冀镇2500亩“中麦895”,亩穗数达到46.7万株,平均穗粒数31.5颗,麦粒重48克,按85折算平均亩产600.2公斤,预计增产10%以上。

  小麦要高产,地理条件非常重要。而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地理条件并不理想,如果要让小麦达到高产,就要进行大量的科技投入。在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乡小麦试验场,科技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从当地实际出发,小麦产量指标确定在600公斤是容易达到的。经过对比实验,他们选用“轮选988”小麦品种,这种小麦便于操作、便于管理,产量三要素非常协调。在大群体、高密度状态下穗粒数不减少,千粒重不降低,熟期十分适当,不早不晚,同时还具有较的抗病性。

  在小麦参观现场,记者看到,有一小片麦子已经倒伏,这会影响产量吗?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肖世和回答说:“麦田里有一点倒伏,是好事,那是正常现象,小麦倒伏发生面积不大,是不会影响产量的。有句话说:‘似倒非倒、产量高。’这块地测到600多公斤,充分说明新技术能够保证产量提升。”

  据肖世和介绍,在示范点,他们采用选育新型品种、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四项新技术,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大片大面积的小麦产量。“经常有人说欧洲的小麦平均产量已经达到500公斤,那是因为他们在地里一年只种一季庄稼,而我们做不到,就拿眼前这块地来说,它既是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示范地,又是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示范地,一块地要种两季作物,因此跟欧洲没有什么可比性。”肖世和补充道。

  据悉,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小麦生产能力和质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十连增”,小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品种、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小麦进一步增产的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增产难度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下,集中力量、集约资源、集聚项目、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技术集成,依靠科技提高小麦单产,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持续增产,已成为目前小麦生产的紧迫任务。

  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2013年,农业科学院启动小麦高产与高效生产模式研究项目。对于高产高效模式,有小麦专家说单依靠品种研发道路会很漫长,只有进一步用好现有技术,在此基础上把还没有用到实际生产中的新技术进一步熟化组装;同时在政策方面应给予大力支持。肖世和则认为:“这项模式推出才一年,还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各方面力量共同合作,我们将准备把信息、加工方面的专家一起吸纳进来共同发展。”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推荐

  1. 天芪生物帮扶的野生子洲黄芪到底怎么样?
  2. 想要有效增体质,必看的子洲黄芪健康攻略
  3. 对于用眼过度的年轻人,你的生活习惯中可能缺个“它”
  4. 健康饮食篇|子洲黄芪助你开启全新的养生之路
  5. 面对复杂的黄芪市场,如何辨别子洲黄芪?
  6. 早餐很重要,健康的早餐从子洲黄芪开始
  7. 子洲黄芪提醒您春季养生的几大禁忌,切勿盲目养生
  8. 子洲黄芪告诉你:有哪些养生方式是你看不下去的?
  9. 没有那么多套路,子洲黄芪就是好喝且健康的养生茶
  10. 子洲黄芪茶让您喝的安心、用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