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已到,北方人餐桌上的蔬菜大多以萝卜白菜等露地菜居多。近日,在河南内黄县马上乡李石村的地里,村民们有的在拔萝卜、有的在收大白菜。今年70岁的贫困户李德林从沙地里拔出一个白萝卜,“咔吧”咬下一口:“口感很好,色泽和条形也好。外地客商等着收呢!”
李德林的儿子早年去世。他和老伴一起抚养孙子,仅靠地里的收入,生活比较困难。“我们这里原来是沙圪垱,都是沙地,之前一年就只种一季花生。扶贫干部经常来我们家,劝我改种露地菜。”李德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种了几亩露地菜,结果收入翻了一番。
看到李德林干劲十足,扶贫干部又为他申请了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帮他建起3亩大棚。“今年俺又流转了4亩地种植露地菜,大致算了算,今年能收入三四万块钱,脱贫没一点问题。”李德林笑着说。
贫困户刘雪林也在忙着收大白菜。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已经67岁的刘雪林利用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建起两亩大棚,并在其他地块种上了露地菜。刘雪林自豪地说:“我种了两亩大棚和七亩露地菜,一年能收入四五万块钱。脱贫致富俺有信心。”
该村党支部书记沈阳介绍,目前,李石村已成为周边地区小有名气的蔬菜生产基地,全村2000亩土地全部种上蔬菜,尤其是白萝卜和大白菜非常受欢迎。“以前这里仅种一季花生,有少数村民尝试种露地菜,不过面积不大。”通过对比,扶贫干部发现这里的土壤适合种植露地菜,便积引导贫困户发展露地菜种植,由传统农业种植向高效农业种植转变。他们请来蔬菜种植专家为村民们讲课,提高村民们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能力。
如今,在内黄县,以马上乡李石村、大黄滩、小黄滩等村为主的露地菜种植迅速发展。“今年,全乡共有露地菜6000余亩,年产量在6000万斤以上,产值在3000万元,亩效益5000元以上,一项可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左右。”内黄县马上乡副乡长、扶贫办主任贾振义说,“下一步乡党委、乡政府将以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持续向贫困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价回收农户种植的产品,为贫困户实现可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保障。”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9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