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省委省政府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切实打赢脱贫攻坚战,黔南州化蔬菜、食用菌等产业的扶贫作用,下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为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黔南州通过提高农业服务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经济效益。为此,黔南州蔬果中心通过建设蔬菜、食用菌等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四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打造产业航空母舰,助推产业发展。3月12日,黔南州蔬果中心组织10余位蔬菜专家对都匀、罗甸、惠水等7个县(市)提出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四新技术”试验示范方案进行审定,并确定在都匀良亩蔬菜园建设全州蔬菜产业“四新技术”试验示范展示基地。
基地建设采取“绣花”功夫,对每块地“严苛”管理,打造代表产业高水平的标准化基地,通过试验示范,选择一批技术成熟、效益好、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材料在全州各地推广运用。
都匀良亩蔬菜基地展示的“四新”技术试验示范达到147个,其中: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新品种展示113个,新技术18项,新模式16项,同时,集成了酵素菌、可降解地膜等新材料和植保、土肥等方面的新技术。
多年来,黔南州广泛开展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不同栽培方式的探索,摸索出“一年三季四收”、“辣椒+白菜”套作等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通过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实现了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保持了蔬菜产业发展的生命力。种植新技术的集成,解决了多年来蔬菜生产中的各项难题。“四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打造,使黔南州蔬菜产量连续多年创下历史新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加,打造了蔬菜产业助推农民脱贫的航空母舰。
“四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是省蔬菜产业扶贫“321”高效种植模式项目,采用接岔、间作、套作、复种等多种方式,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和绿色高效的新材料,实现管理、栽培技术、施肥、病虫害防治、销售“五统一”,以达到亩产3万、2万、1万的产值,打造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高效种植示范基地。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5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