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这草莓可甜,不信您尝尝,洗洗就能吃!没上化肥没打药……”2月20日,河南沈丘县新安集镇三大夫营村村民贾留功,捧着刚刚采摘的草莓,高兴地往记者手里塞。
“说实话,今年俺家过年是我记事以来起得早的一年。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党的好政策让俺家告别了苦日子。有了这草莓,俺今后的日子会更甜!”贾留功仍在说着,像在表演“脱口秀”。
今年52岁的贾留功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有7口人,4个孩子,母亲年迈,致贫的原因是打工出不了门,种地无特长。因“贾”与“假”同音,贾留功曾一度怀疑过自己的“人生”。
2015年,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贾留功掌握了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贾留功告诉记者,他一开始种了3亩地的大棚草莓,架棚、倒钩、压膜、浇水、采摘、销售,当年整整瘦了十斤的他换来了两万多元的收入。
“从小到大一次性哪见过这么多钱啊!我和俺那口子高兴得半夜没有睡着觉。”贾留功甜甜地描述着当时的情景。
该村党支部书记程福举告诉记者,贾留功肯吃苦,爱学习,种出的草莓个头大,目前贾留功建起大棚草莓9个,种植面积已突破12亩,去年收入20多万元,还被评为全县的“脱贫致富之星”。
如今,贾留功靠草莓过上了甜日子。仅春节前,大棚里的草莓就卖了1万多元,这几天,来摘草莓的人不断茬儿。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