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量2.35万吨肉菜,价格至少比市场价低5%以上;发展10处外埠优质基地;“阳光食品工程”55万人受益……民以食为天,“菜篮子”工程是民生工程建设的头等大事。1月24日,半岛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17年本市深化“菜篮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民的“菜篮子”量足丰盛、价格低稳、质量可靠、全线追溯,拎起来既轻松又安心。
年投2.35万吨储备菜,至少比市价低5%。
青岛市已建立“菜篮子”商品政府储备制度多年,简单来说,该制度就是组织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在蔬菜和生猪生产旺季收储,于生产淡季、重大灾害和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投放。每年,政府储备菜在丰富市民“菜篮子”、稳定市场供应、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需求等方面,均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
据市商务局统计,2017年,全市“菜篮子”政府储备商品完成储备投放2.35万吨,确保市区日均上市蔬菜、猪肉分别达到2000吨、90吨以上,市场丰足。尤其是在元旦、春节期间,储备菜的投放让市民的“菜篮子”变得更加丰盛。
不仅要丰盛,还要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轻松。2017年,“农超对接”水平全面提升,利群、维客、利客来等28家大型超市与110家农业合作社现场签订了采购意向书,达成采购意向2.5亿元。通过举办全市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供需对接会和利用“阳光食品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网上报价对接,供需双方对蔬菜、肉、蛋、米面、食用油等9大类36种食品进行了报价、投标,达成采购意向2.56亿元,平均价格比市场价降低5%以上,直接受益55万人。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9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