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济阳县水稻生产是有史以来的大丰年,亩产大多数逾千斤,据济阳县物价局调查显示,部分地块产量达550-600公斤,个别地块产量甚至还超过650公斤的。
济阳县物价局分析认为粳稻今年的丰收得益于以下原因:
一是气候因素。水稻整个生育期前期气候较为干旱,但不严重,促使了生育墩壮;至分蘖中盛期,雨量丰沛、空气湿润,促使了分蘖量多,亩穗数量大,同样的情况,今年水稻分蘖量比往年每墩多2-3个,后期雨量适中,能达到正常灌浆,籽粒饱满。
今年夏至秋初,持续高温天气较多,对水稻生长虽有一定的影响,但自吐穗以后,温、湿度则较为适宜于水稻的生殖生长期的积温光照需求条件,促成了穗大粒实。相反的是,今年高温持续长的气候条件,则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除纹枯病、卷叶螟有中度发生外,其余如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恶菌病、稻飞虱、二化螟等常发病虫害均比往年轻。
二是近些年来,水稻种植面积锐减,现在种植水稻的田块大都是低洼地或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在水肥运筹、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措施上都较用心、细致,这也促成了今年水稻的好收成。
三是黄河不断流,放水及时,有了水的保障,再加上品种不断优化、更新,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也增进了水稻丰收。
粳稻产量的丰收并没有对效益产生太大提升,主要是因为:
一、工值上涨,成本增加。近年来,受物价因素的影响,工值不断提升,水稻因种植环节多,且又复杂,故用工多,加之机械化程度低,因而造成了种植水稻成本不断提高,正值插秧适期,工值可达150-220元/天。
二、粮食连年丰收夺冠,达到了自足有余,致使粮价出现了徘徊不升的局面,已连续数年,每公斤稻谷价格一直为2.80-3.00元/斤。
成本提高,粮价不涨,种植水稻效益不高,甚至无账可算。水稻种植只有推广全程机械化,减轻劳动度,降低成本,增加产出,这才是可行之路。
水稻作物是人民生活所需的,而且是喜食的主要食粮,并且有利于净化空气,涵养地下水,是环保友好型的作物,但因种植劳动度大、成本高或受水的制约,面积逐年减少,应引起重视。济阳县物价局建议,通过土地流转,统一整平规划,达到规模化经营,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使水稻种植形成产业化,已势在必行。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