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干菜搭“互联网+” 年产值达400万元: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节,永康市花街镇咸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祖忙并快乐着:刚把25吨霉干菜送到江西,又接到了来自马来西亚公司的催货电话。
10年前,陈祖投入3000多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食品产业网上推广农产品,没想到陆续有企业抛来橄榄枝,经过实地考察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借助网上平台,共吸引江西、湖南以及马来西亚等4家大企业青睐,霉干菜销售量占全年销量的40%左右。
此外,2007年,陈祖为霉干菜等腌菜土货注册了“幽里香”品,借力经销商开设的淘宝网,不断拓展线上线下差异化销售模式,霉干菜年产值达400万元。
作为省级龙头企业,伟丰肉食品公司也尝到了“互联网+”带来的好处。自2013年次触网后,该公司去年顺利在淘宝网开设出家鲜肉旗帜店,并陆续借力天猫、微信等现代互联网平台,把特色农产品销往各地。目前,该公司已组建了运营、美工、接单等“互联网+”团队。目前,伟丰公司已与上海一家社区配送中心联姻,计划将猪肉“拱”进上海寻常百姓家。
“未设立电商平台时,农产品要进入北上广等大城市,不仅需要过硬的品质和品,还需要通过多个环节的检验,以及办理各种各样的‘通行证’,程序繁锁且费用多。”伟丰负责电商运营的总经理杨莉表示,建立网上平台后,各地都能快速、方便地品尝到正宗 “两头乌”的美味。
在永康,像陈祖、杨莉一样,随着电子商务氛围的日渐浓厚,各农业龙头企业纷纷迈开脚步涉水电商,把精特优农产品销往乃至全世界。
“永康农业产业比重轻,精特优农产品生产规模普遍不大。与五金产业相比,农业电商发展相对滞后,下一步可借鉴其经验和优势,做深做透农产品‘互联网+’文章。”市农林局一名负责人说。据悉,目前永康已初步计划由市政府引导建设公共电商服务平台。并在11月召开的第十届农展会上,次增设农产品“互联网+”展台,力争使农业产业达到“接二连三加四”(产业是种植,第二产业是生产、加工、营销,第三产业是休闲观光,第四产业是农产品电商)的效果,努力推进现代化精特优农业的快速发展。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