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桂林特色蔬菜种植产业

桂林特色蔬菜种植产业

来源: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4/12/12 12:55:08浏览量:1打印收藏

  桂林市全州县绍水镇近年来改变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通过示范户的种植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规模产业,使农民增产增收。

  绍水镇蔬菜种植古往今来都是走传统农业的种植模式,蔬菜产业一直没有形成相应规模。近年来,党委、政府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群众及个体老板把多户连片在一处的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改变常规种植理念,发展设施农业。主要种植金豆、黄瓜、辣椒、西瓜等反季节作物,绍水镇呈现出设施农业良好发展态势。

  为调整产业结构,镇政府率先在高田村委沈家自然村搞起了蔬菜大棚种植业。绍水镇党委、政府积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技术指导,农业推广,初步建成一个占地50多亩、70个大棚的蔬菜基地。

  近日,笔者穿过机耕道,来到高田村委沈家自然村,走进镇人大代表蒋玉香的蔬菜大棚。棚内金豆苗长势喜人,每个大棚240平方,种植6000株金豆。

  蒋玉香对我们说:“我们全州县永利专业蔬菜合作社,58户农户,共有70个大棚,10个大棚的辣椒,20个大棚的黄瓜,5个大棚的茄子,县农业局费发了20多亩的黄瓜、茄子、辣椒种子,另外有9个大棚种西瓜是与凤凰乡连营,他们提供技术,还包销路,我们还有11个大棚种菌子,其余的大棚都是种植蔬菜,今后还要扩建11个大棚。”据了解蒋玉香与丈夫沈小荣等11个人发起全州县顺达食用菌合作社,镇党委、政府对合作社非常支持,尝到甜头后在2013年他们又成立了全州县永利专业蔬菜合作社,有了种植食用菌合作社的经验,他们对蔬菜合作社的前景胸有成竹。

  蒋玉香告诉笔者,没搞大棚种植之前,她家有三亩多地,全家人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才有三千多元的收入。可自从镇上搞起了大棚种植,他们家建了七个大棚,一年一个大棚可以种3轮蔬菜,两轮蔬菜加一轮菌子,仅一轮菌子可赚1.5万元,仅一个大棚的收益就能达到3万元左右。

  在沈家村,像蒋玉香家一样的村民就占到一半多。在蔬菜生产中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采取公司带动、农户参与、政府扶持、科技支撑的措施,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2013年,沈家村58户农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多亩。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推荐

  1. 天芪生物帮扶的野生子洲黄芪到底怎么样?
  2. 想要有效增体质,必看的子洲黄芪健康攻略
  3. 对于用眼过度的年轻人,你的生活习惯中可能缺个“它”
  4. 健康饮食篇|子洲黄芪助你开启全新的养生之路
  5. 面对复杂的黄芪市场,如何辨别子洲黄芪?
  6. 早餐很重要,健康的早餐从子洲黄芪开始
  7. 子洲黄芪提醒您春季养生的几大禁忌,切勿盲目养生
  8. 子洲黄芪告诉你:有哪些养生方式是你看不下去的?
  9. 没有那么多套路,子洲黄芪就是好喝且健康的养生茶
  10. 子洲黄芪茶让您喝的安心、用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