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加快积发展食用菌等乡村特色产业。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等特点,是实现短平快扶贫有效途径。
为贯彻落实市委“三服务”的工作导向和要求,切实帮助经济欠发达村农民脱贫致富,推进我市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3月11日~12日,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湖州市蔬菜产业联盟联合举办了全市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陈再鸣副教授进行授课,来自市、区县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以及食用菌生产主体等5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上,陈再鸣副教授以视频的形式详细讲解了荷兰、日本、庆元的食用菌集约化、工厂化生产模式,给农业主体上了一堂关于“食用菌现代产业技术发展的科学问题与实践”精彩课程。并且与主体开展了积的互动,详细解答了主体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培训班还组织了部分食用菌生产主体代表赴义乌市龙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学习使用液化菌种工厂化栽培海鲜菇技术。主体们表示,此次培训班犹如“及时雨”,切实解决了他们在当前遇到栽培难点、痛点,增长了见识,扩大了思路,针对性、实用性,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食用菌产业是我市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8年,全市食用菌产量5089.6吨,产值4065.03万元,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德清县,主要有香菇、金针菇、平菇、黑木耳、磨菇、秀珍菇6个品种。2019年,我市农作物技术推广部门将加大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力度,以德清天泉莫干山菇业有限公司、长兴福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兴伟祥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吉天子湖山菇家庭农场等为核心,打造“百(千)万棒特色精品食用菌生产基地”,通过生产技术示范带动周边村民从事种植食用菌的积性,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55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