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一茬小菜是在西红柿拔了的基础上种的,待收了以后再栽植西红柿、黄瓜,一年就是两茬,这样一个棚下来能收入3到4万元,我这5个棚,一年总收入17万左右。”近日,记者在山西吉县吉昌镇小府村采访设施蔬菜时,种植户郑福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郑福龙是吉昌镇小府村的脱贫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他承包了5亩地,县农林委为他提供了8万余元的政策扶贫资金,他又借贷了20余万元在承包地里建了5个蔬菜大棚。在夫妇俩的悉心经营下,大棚效益可观。
据了解,2018年以来,吉县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按照“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思路,紧抓“菜篮子”工程,把设施蔬菜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方面扩大种植规模,吸收更多的贫困户投入到蔬菜生产上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通过“三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发展新装备,提高蔬菜的产量和效益。
截至目前,全县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60亩,主要分布在屯里镇屯里村、桑峨村、太度村、五龙宫村,吉昌镇东关村、西关村、小府村、大田窝村等临近水源、交通便利的地方,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和叶菜类。如今,通过辛勤的劳作,当地群众依靠种植大棚菜逐步走上了致富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4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