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米寿老人卢始华:四十余年致力于培育新茶花

米寿老人卢始华:四十余年致力于培育新茶花

来源:时间:2018/1/11 14:26:35浏览量:1打印收藏

  茶花作为金华的市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浙江金华的茶花便已经闻名于茶花界。发展至今,金华茶花的品种已经有上千个,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上万亩。这个季节,走在婺城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可以看到茶花盛开的美景。茶花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成为金华的一张名片,自然离不开为其努力的人们。

  今年88岁的卢始华是金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罗店中学)的退休老师,从1977年开始,他便着手研究茶花,至今已经培育了三十多个新品种,更是培养了一代代“茶花人”。

  临危受命成功解决茉莉花的过冬问题

  罗店中学是卢始华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结束的地方,如今,已经88岁的他仍然居住在学校宿舍里,为的就是方便研究茶花。

  说起卢始华研究茶花的起因,还得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罗店中学算得上是罗店一带的高等学府,卢始华在这里担任总务主任一职。当时的金华市茶厂的茉莉花专管员来到学校,找到了卢始华,希望学校能够想办法解决茉莉花难以过冬的问题,为农民们减少损失。卢始华马上向学校导反映了这个问题,学校导知道后,非常重视,便让卢始华负责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

  那个时候,罗店中学才刚刚起步,基建、宿舍都还在建设阶段。忙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卢始华实在无法抽身去解决茉莉花的过冬问题,于是,便请学校食堂的一位工人帮忙解决这件事。

  1973年,学校开始着手种花。当年,学校便引进了100盆茉莉花先进行试验。到了1974年,随着学校的茉莉花场的建成,学校又引进了1000盆茉莉花用来研究。但是,因为工人没有经验,加上一时没有找到好办法来解决茉莉花的过冬问题,那年冬天大部分茉莉花被冻死了。

  茶厂的茉莉花专管员得知消息后,立马跑到学校和卢始华说:“没关系,你们继续研究,花的损失由我们来承担。”1976年,学校的基建终于完成,于是卢始华开始真正投入到茉莉花管理中。接手茉莉花的管理之后,卢始华便一心扑在茉莉花上。他把自己所住的宿舍腾出来用来放置茉莉花,自己则搬到简陋的杂物房住。因为他的精心呵护,那年冬天,尽管雨雪天气很多,但仍有60%的茉莉花活了下来。

  这下子,卢始华对于茉莉花的管理更上心了。他不断打听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植物顺利过冬,尝试用各种方法来保证茉莉花的过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无意中得知杭州四季青蔬菜合作社用土窖来育苗的方法很是不错,于是便奔赴杭州学习,之后引进此方法给茉莉花过冬。“土窖坐北朝南,有足够的空间拿来放置茉莉花,同时,它的上面盖了一层塑料薄膜,又盖了一层稻草。当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把稻草掀掉,让阳光充分照射进去。土窖很好地解决了湿度和温度的问题,保证了茉莉花过冬。”卢始华说。

  用茶花代替茉莉花

  茉莉花的过冬问题虽然是解决了,但经过这次研究,也让卢始华看到了茉莉花在种植过程中给花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为解决花农的实际问题,从1977年开始,卢始华一边对茉莉花进行管理,一边开始着手准备茶花的种植,经过三年的种植,卢始华发现,茶花要比茉莉花好养得多,且花期长。1980年,在他的建议下,学校把之前所种植的2000多盆茉莉花全部卖掉,转向种植茶花。

  为了寻找茶花新品种,卢始华几乎跑遍了金华的各大县市,一听说哪里有好的品种,他就不惜代价购买回来将其种植在学校里。在他的用心种植下,到了上世纪80年代,罗店中学的茶花品种数量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之。同时,卢始华还把自己从农民手中收购过来的茶花出口至澳门等地,高价格卖到了5元一株。

  可观的收入,让卢始华增加了茶花种植的信心。从那以后,卢始华更是一头扎进了茶花新品种的培育中。为了培育出新品种,听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茶花培育技术上很不错,他便自费前往当地进行考察,学习先进培育技术。在四川,卢始华碰到了当地一位非常有名的花卉种植专家陈兴荣,陈兴荣知道他的来意后,便把自己得出的一些育花方法教给他,同时还赠送了一本名为《川西花卉》的书籍,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单杂交、复杂交等育花方法。得到此书,卢始华如获至宝,回到金华以后便潜心阅读,对照着书上的方法对学校里的茶花进行一一试验,至今,卢始华还完好地保存着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让我从不知道怎么杂交,不知道怎么培育花种,到现在我已经培育了三十多种茶花品种,靠的都是书里的知识”。

  不过,卢始华坦言,就算有书,自己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怎么取花粉,怎么授粉比较好……“只能自己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并总结经验。”卢始华说,“茶花次开花时所取的花粉是没用的,只有到第二天茶花的花粉变黄以后再取花粉才好;作为模本的那棵树,枝条不能太多,要保证枝条的营养,要经常修剪,树型要好看……”在一次次品尝失败和成功之后,他也在不断创新,“以前杂交都是用单瓣杂交的,但单瓣杂交容易出现长出来的单瓣比较多。现在不用单瓣杂交,用复瓣和复瓣杂交,这样长出来的茶花比较好看……”谈起自己所经历的过程,卢始华说道:“现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需要不断提高。”

  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不断研究

  也正因为他的坚持,学校建立了茶花苑,这里成为了罗店中学早期职业教育花果专业的实习基地之一,先后为金华市以及省内外友邻单位培养花卉种养殖人员、教学人员1200余人,部分受训人员已成为市花卉行业生产的带头人。这片茶花园成为了卢始华的精神寄托,同时,他在这里也创造着财富。据早年在罗店中学当老师的邵介安说:“他把卖茶花赚得的钱都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老师的住宿条件,人们喜欢把那幢他出钱造的宿舍楼叫做‘茶花楼’。”卢始华对茶花的研究也带动了一批花农们致富,附近的花农知道他懂技术,便会跑过来咨询他,而卢始华更是毫不保留地教给农民。

  四十年如一日,卢始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茶花的研究上,他就住在学校里,以校为家,没有一个节假日。空闲之余,他总喜欢待在茶花园里研究茶花;刮风下雨了,他的心里牵挂的是这片茶花园……1991年,卢始华从学校退休,原本,他可以搬到市区和儿子一起生活过一个安稳的晚年,但他却坚持守在学校,守着他那片茶花园。

  一身俭朴的中山服,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这是卢始华平常喜欢穿的衣服,“这样穿着方便干活。”如今,卢始华已经88岁高龄,在茶花园里还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告诉记者,自己还会继续坚持对茶花的研究,“现在正在努力研究培育金黄色、紫色的茶花,培育出花型特别大或特别小、香、奇特的茶花,培育茶花、研究茶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行。”茶花作为金华的市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浙江金华的茶花便已经闻名于茶花界。发展至今,金华茶花的品种已经有上千个,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上万亩。这个季节,走在婺城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可以看到茶花盛开的美景。茶花之所以能够发展至今,成为金华的一张名片,自然离不开为其努力的人们。

  今年88岁的卢始华是金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罗店中学)的退休老师,从1977年开始,他便着手研究茶花,至今已经培育了三十多个新品种,更是培养了一代代“茶花人”。

  临危受命成功解决茉莉花的过冬问题

  罗店中学是卢始华职业生涯开始的地方,也是结束的地方,如今,已经88岁的他仍然居住在学校宿舍里,为的就是方便研究茶花。

  说起卢始华研究茶花的起因,还得从上个世纪70年代说起。

  上世纪70年代初期,罗店中学算得上是罗店一带的高等学府,卢始华在这里担任总务主任一职。当时的金华市茶厂的茉莉花专管员来到学校,找到了卢始华,希望学校能够想办法解决茉莉花难以过冬的问题,为农民们减少损失。卢始华马上向学校导反映了这个问题,学校导知道后,非常重视,便让卢始华负责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

  那个时候,罗店中学才刚刚起步,基建、宿舍都还在建设阶段。忙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卢始华实在无法抽身去解决茉莉花的过冬问题,于是,便请学校食堂的一位工人帮忙解决这件事。

  1973年,学校开始着手种花。当年,学校便引进了100盆茉莉花先进行试验。到了1974年,随着学校的茉莉花场的建成,学校又引进了1000盆茉莉花用来研究。但是,因为工人没有经验,加上一时没有找到好办法来解决茉莉花的过冬问题,那年冬天大部分茉莉花被冻死了。

  茶厂的茉莉花专管员得知消息后,立马跑到学校和卢始华说:“没关系,你们继续研究,花的损失由我们来承担。”1976年,学校的基建终于完成,于是卢始华开始真正投入到茉莉花管理中。接手茉莉花的管理之后,卢始华便一心扑在茉莉花上。他把自己所住的宿舍腾出来用来放置茉莉花,自己则搬到简陋的杂物房住。因为他的精心呵护,那年冬天,尽管雨雪天气很多,但仍有60%的茉莉花活了下来。

  这下子,卢始华对于茉莉花的管理更上心了。他不断打听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植物顺利过冬,尝试用各种方法来保证茉莉花的过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无意中得知杭州四季青蔬菜合作社用土窖来育苗的方法很是不错,于是便奔赴杭州学习,之后引进此方法给茉莉花过冬。“土窖坐北朝南,有足够的空间拿来放置茉莉花,同时,它的上面盖了一层塑料薄膜,又盖了一层稻草。当有太阳的时候,可以把稻草掀掉,让阳光充分照射进去。土窖很好地解决了湿度和温度的问题,保证了茉莉花过冬。”卢始华说。

  用茶花代替茉莉花

  茉莉花的过冬问题虽然是解决了,但经过这次研究,也让卢始华看到了茉莉花在种植过程中给花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为解决花农的实际问题,从1977年开始,卢始华一边对茉莉花进行管理,一边开始着手准备茶花的种植,经过三年的种植,卢始华发现,茶花要比茉莉花好养得多,且花期长。1980年,在他的建议下,学校把之前所种植的2000多盆茉莉花全部卖掉,转向种植茶花。

  为了寻找茶花新品种,卢始华几乎跑遍了金华的各大县市,一听说哪里有好的品种,他就不惜代价购买回来将其种植在学校里。在他的用心种植下,到了上世纪80年代,罗店中学的茶花品种数量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之。同时,卢始华还把自己从农民手中收购过来的茶花出口至澳门等地,高价格卖到了5元一株。

  可观的收入,让卢始华增加了茶花种植的信心。从那以后,卢始华更是一头扎进了茶花新品种的培育中。为了培育出新品种,听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茶花培育技术上很不错,他便自费前往当地进行考察,学习先进培育技术。在四川,卢始华碰到了当地一位非常有名的花卉种植专家陈兴荣,陈兴荣知道他的来意后,便把自己得出的一些育花方法教给他,同时还赠送了一本名为《川西花卉》的书籍,书里详细地介绍了单杂交、复杂交等育花方法。得到此书,卢始华如获至宝,回到金华以后便潜心阅读,对照着书上的方法对学校里的茶花进行一一试验,至今,卢始华还完好地保存着这本书,“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让我从不知道怎么杂交,不知道怎么培育花种,到现在我已经培育了三十多种茶花品种,靠的都是书里的知识”。

  不过,卢始华坦言,就算有书,自己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怎么取花粉,怎么授粉比较好……“只能自己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并总结经验。”卢始华说,“茶花次开花时所取的花粉是没用的,只有到第二天茶花的花粉变黄以后再取花粉才好;作为模本的那棵树,枝条不能太多,要保证枝条的营养,要经常修剪,树型要好看……”在一次次品尝失败和成功之后,他也在不断创新,“以前杂交都是用单瓣杂交的,但单瓣杂交容易出现长出来的单瓣比较多。现在不用单瓣杂交,用复瓣和复瓣杂交,这样长出来的茶花比较好看……”谈起自己所经历的过程,卢始华说道:“现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技术需要不断提高。”

  四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不断研究

  也正因为他的坚持,学校建立了茶花苑,这里成为了罗店中学早期职业教育花果专业的实习基地之一,先后为金华市以及省内外友邻单位培养花卉种养殖人员、教学人员1200余人,部分受训人员已成为市花卉行业生产的带头人。这片茶花园成为了卢始华的精神寄托,同时,他在这里也创造着财富。据早年在罗店中学当老师的邵介安说:“他把卖茶花赚得的钱都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老师的住宿条件,人们喜欢把那幢他出钱造的宿舍楼叫做‘茶花楼’。”卢始华对茶花的研究也带动了一批花农们致富,附近的花农知道他懂技术,便会跑过来咨询他,而卢始华更是毫不保留地教给农民。

  四十年如一日,卢始华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茶花的研究上,他就住在学校里,以校为家,没有一个节假日。空闲之余,他总喜欢待在茶花园里研究茶花;刮风下雨了,他的心里牵挂的是这片茶花园……1991年,卢始华从学校退休,原本,他可以搬到市区和儿子一起生活过一个安稳的晚年,但他却坚持守在学校,守着他那片茶花园。

  一身俭朴的中山服,脚上穿着一双解放鞋,这是卢始华平常喜欢穿的衣服,“这样穿着方便干活。”如今,卢始华已经88岁高龄,在茶花园里还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告诉记者,自己还会继续坚持对茶花的研究,“现在正在努力研究培育金黄色、紫色的茶花,培育出花型特别大或特别小、香、奇特的茶花,培育茶花、研究茶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行。”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推荐

  1. 天芪生物帮扶的野生子洲黄芪到底怎么样?
  2. 想要有效增体质,必看的子洲黄芪健康攻略
  3. 对于用眼过度的年轻人,你的生活习惯中可能缺个“它”
  4. 健康饮食篇|子洲黄芪助你开启全新的养生之路
  5. 面对复杂的黄芪市场,如何辨别子洲黄芪?
  6. 早餐很重要,健康的早餐从子洲黄芪开始
  7. 子洲黄芪提醒您春季养生的几大禁忌,切勿盲目养生
  8. 子洲黄芪告诉你:有哪些养生方式是你看不下去的?
  9. 没有那么多套路,子洲黄芪就是好喝且健康的养生茶
  10. 子洲黄芪茶让您喝的安心、用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