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7日(农历八月初八),五常大米发节暨五常稻米文化高端论坛在五常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举行。这次活动是由五常市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导办公室主办,由五常市讯泽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多家单位联合支持,包括食文化研究会、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希野农服、五常同城、五农集团、五常市水稻协会。
习近平主席调: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五常大米发节在2017年新米上市之前,在五常大米的原产地,面向世界发售2017年开镰新米。产地直供,让种植者也成为销售者,让消费者直接购买到纯正的五常大米。
五常作为优质大米的龙头产地,抓住农业品推进年的机遇期,立足五常,面向世界,打造好的大米,塑造生态、健康、优质稻米形象,让五常的好大米,走向,走向世界;
论坛邀请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负责人,包括东北农业大学钵体育苗移栽机发明人赵匀教授;挪威劳道克斯公司中方席代表马希林博士、五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宋德旭;五常市水稻协会会长李守哲、黑龙江秸乐公司董事长、植物纤维膜发明人王闳等。大家围绕五常大米“保真、提质和品营销”提出建议。
五常稻米文化高端论坛,通过各行业,各域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五常大米“保真,提质,品营销”展开讨论,为五常大米的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新思路,找出新方法,从而为打造“稻乡·生态五常”提供理论依据。
专家指出,先要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真正的五常大米就是指五常稻花香。它的生育期长达146天,只能在积温带上限种植,非常适合五常的气候和土壤。要通过互联网服务、物联网技术来解决生产过程和市场销售信息不对称这样一个难题。
在提质方面,五常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全套的绿色、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了标准化。通过农机和农艺相结合,来解决传统农业不能解决的非标准化问题。比如有机种植,在环境管控、生产投入品、终端产品检测这几方面下工夫。在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纤维膜覆盖抑草、通过钵体育苗移栽机解决抗倒伏、促早熟、增产这些难题。
在品营销方面,通过电商渠道,解决无品、无标准和不规范的难题。要提高品意识,打好品、树立品,品是质量和诚信的代名词,终让消费者认可,使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本次活动对五常大米的种植者与经营者有重大指导意义。为完成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产地直供,为提升五常大米公众形象提供了新思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5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