鏀惰棌鏈珯鍏ㄥ浗[鏇存崲]
鎮ㄥソ锛屾杩庢潵鍒版潹鍑屽啘浜ゆ墍锛�[鐧诲綍][鍟嗛摵娉ㄥ唽][涓汉娉ㄥ唽]|琛屼笟缁嗗垎绔�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快报 >>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三变改革结硕果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三变改革结硕果

来源:时间:2017/9/19 15:49:45浏览量:1打印收藏

  原标题: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三变改革结硕果 民族文化旅游走新路

  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以“三变+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积探索以股份制农民为核心,以资源资产量化入股为基础,以培养和引进市场主体为抓手,以政策为保障,以发展为目的,以实现脱贫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变”改革。

  西江村(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西江镇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平均海拔833米,行政面积38.59平方公里,农田面积3252亩,旱土面积331亩,全村共有农户1432户,人口5515人,苗族人口占99.5%。西江千户苗寨是世界上大的苗寨,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先后举办了贵州省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届“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等重大活动,目前已成为贵州对外树立旅游形象、展示苗族文化魅力的一张靓丽名片,西江千户苗寨先后荣获“多彩贵州十大品”、“多彩贵州百品”、“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十大美村落”、“贵州具魅力民族村寨”等殊荣,2011年西江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4年荣获“国家文明村”和“民族团结进步村寨”荣誉称号。2015年被评为世界十大乡村旅游度假胜地。

  近年来,西江村积利用1400余栋木质吊脚楼群作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方式进行“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利用村壮大发展经济资金入股西江旅游公司实现资金变股金、推介村民到西江旅游公司参与旅游发展及就业实现村民变股民,西江村“三变+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和推进。2015年西江千户苗寨接待游客达25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亿元。2016年接待游客达3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亿元。2017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过180万人次,旅游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在“三变+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的带动下,西江村群众收入不断增加,2016年西江村人均纯收入就达16000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和参与旅游业就达780户3280人,成为贵州民族乡村旅游结合“三变”改革带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典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积推行资源变资产。西江村1400余栋木质吊脚楼群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气势恢宏,该村积利用这1400余栋木质吊脚楼群作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方式“入股”到西江旅游公司,实现资源变资产。并成立了西江景区建房保护委员会,对新建的房屋进行严格的审批,确保新建房屋延续传统古老的建筑风格。通过“入股”,该村每年能够从西江景区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8%的比例进行“分红”。根据制定出台的《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补偿办法》和评级奖励办法,以“人人都是文化主人,个个参与文化保护,家家成为民俗博物馆,户户都是文化保护场所”为落脚点,积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模式,建立了“全面普查,完整保护,镇村复查,兑现奖励”的长效管理机制,让广大村民在景区开发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能够感受到景区开发带来的好处,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景区保护木质吊脚楼群的积性。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资金由建筑保护奖励资金和家庭人口行为规范奖励资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木质吊脚楼保护奖励资金占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的60%,家庭人口行为规范资金占40%。奖励资金从每年西江景区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8%的比例进行“分红”(奖励资金在每年的7月和次年1月分两次集中发放兑现),这一措施很好地兼顾了景区内寨子中间和山村民利益,从而调动他们参与苗族传统木质吊脚楼保护的积性。从2011年以来,西江景区发放给西江村民的奖励资金共8741.99万元(其中,2011年发放530万元,2012年发放848万元<从门票收入的15%提高到18%>,2013年发放1240万元,2014年发放1488.67万元,2015年发放2200万元,2016年发放2435.32万元)。

  (二)积推行资金变股金。西江村将2016年和2017年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共80万元全部入股西江旅游公司,入股资金由西江旅游公司运作,用于景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发展,西江旅游公司按每年7%入股分红比例进行分红给西江村,西江村得到的分红股金重点扶持寨内部分贫困农户的产业发展。

  (三)积推行村民变“股民”。针对西江村内的被征地户、贫困户及就业困难群众,西江镇通过安排就业、安置摊位、带动创业等方式提高这部分村民的收入,让其间接转变为西江旅游发展的“股民”,让其能够充分享受到西江旅游红利。一是提供就业。在旅游发展的带动下,西江景区管理局、西江旅游公司、西江民族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为西江村困难群众和就业困难群众提供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如西江旅游公司提供的保洁员、观光车司机、保安、检票员、导游等岗位西江村籍的职工就达400余人,人均月基础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同时还通过组建迎宾队伍,西江村有108人年龄在70周岁的村民通过参与迎宾、古歌表演等,人均月工资近1000元收入。55户精准扶贫户中通过在景区农家乐、宾馆、酒店打工(如物资倒运、房屋建设、农事生产、农家乐临时服务等)的形式实现增收。二是安置摊点。通过规划设置各类摊位436个,全部用于安排西江村景区建设中的失地农民、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村民,共帮助19户精准扶贫户通过经营小吃摊点、工艺品摊点解决脱贫问题。以烧烤摊点为例,一个占地4平方米的摊位在周期间每天营业额都在5000元左右。三是带动创业。西江景区旅游开发以来,游客逐年增长,景区业态也随着游客的增长而做大做。村民参与旅游业涉及农家乐、民族工艺品加工销售、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民族服饰出租、房屋出租、照相、导游等10多种行业,村民收入出现较快增长,从而也带动了一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目前西江景区共有宾馆、酒店、农家乐共334 户,有经营店面(门面)共 296家。

  (四)积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变财富。西江村继续加大对苗族建筑、苗族银饰加工、苗族节日、苗族服饰、农耕文化、苗族大歌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挖掘和发扬光大力度,让其充分转化成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财富。

  二、经验启示

  (一)选准产业是关键。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我们贵州的“两个宝贝”,西江镇依托丰富的苗族文化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重点打造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又带动了餐饮、住宿、农家乐及种养殖等产业,选准了,对路了,才能更快地让农民见到效益,增添信心。选择发展什么产业,要通盘考虑和论证,应该要考虑到该产业是否适合本地实际情况,是否能与本地资源相配套。选准发展产业,先要在特色上做文章,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选择具有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的特色品作为开发的主攻方向。

  (二)培育经营主体是重点。西江旅游公司作为西江乃至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龙头企业,是民族文化旅游建设发展的生力军。“三变”改革中,农民要入股的对象就是经营主体。经营主体越,则带动的农民越多,农民享受的收益越高,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越,则农民的利益才会越有保障。

  (三)完善机制是保障。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后,入股的资源和资金在市场化运作过程中起到多少效能,真正为农民带来的收益是多少,农民应该享受多少分红才合理等等这些环节,必须要建立完善相应机制,以保障入股农民的切身利益。西江景区2009年制定出台了《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补偿办法》和评级奖励办法,让从每年西江景区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8%的比例进行“分红”的资金得到有效和有序地发放。

  (四)改革创新是内生动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三变+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得到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要用好用活上级有关政策,同时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村经营体制等改革,盘活土地、房屋等沉睡资源,优化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结构。同时,积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建立旅游公司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村要素“动”起来、贫困群众“富”起来。同时将旅游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一体发展。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推荐

  1. 天芪生物帮扶的野生子洲黄芪到底怎么样?
  2. 想要有效增体质,必看的子洲黄芪健康攻略
  3. 对于用眼过度的年轻人,你的生活习惯中可能缺个“它”
  4. 健康饮食篇|子洲黄芪助你开启全新的养生之路
  5. 面对复杂的黄芪市场,如何辨别子洲黄芪?
  6. 早餐很重要,健康的早餐从子洲黄芪开始
  7. 子洲黄芪提醒您春季养生的几大禁忌,切勿盲目养生
  8. 子洲黄芪告诉你:有哪些养生方式是你看不下去的?
  9. 没有那么多套路,子洲黄芪就是好喝且健康的养生茶
  10. 子洲黄芪茶让您喝的安心、用的放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媒体报道|法律声明|保护隐私|服务条款|友情链接|会员注册
杨凌农交所 版权所有 © 2014-2018 工信部备案:陕ICP备14007083号-1
服务热线:400-660-6095 电子邮件:yl01com@126.com 地址:陕西杨陵示范区产业路国际馆C馆东区
微信服务号:xdny88(农业企业家俱乐部) QQ群:282217873(县域报价员认证)
杨凌农交所_天天农高会!杨凌农业大数据中心欢迎您!农业供应链大数据为您解决订单农业、特产品牌和供应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