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专题 >> 贵州大学教授潘学军的十年“核桃经”

贵州大学教授潘学军的十年“核桃经”

来源:当代先锋网时间:2017/2/20 11:52:45浏览量:1打印收藏

他从山东来,被亲切的称为“潘核桃”。

他为贵州的果农寻求发展之路。他不仅研究如何种植核桃,还操心如何销售核桃。

他不仅是农学教授,也是科研工作者。他无数次深入乡县,亲自传授种植经验,谈起数年来的种“核”路,感叹万千。

他曾先后主持贵州省核桃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12项,还培育了4个核桃新品种,获批国家发明专利3项,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1项。

他是省席科技特派员身份,带动多乡多县脱贫致富。从2006年到2015年之间,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挂果面积从6万亩增加到30万亩,坚果产量更是从0.75万吨增加到3.75万吨,年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5亿元。培养了核桃硕士4名;核桃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培训人数从300人次增加到16000人次。

他叫潘学军,从山东而来,扎根贵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脱贫攻坚战中的主力军。

“潘核桃”的由来

当代先锋网:很多人都叫你“潘核桃”,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潘学军:我硕博期间是研究葡萄的,到贵州以后,很多人都认为贵州不适合种葡萄。我用两年时间,走遍了贵州的88个县市调查葡萄资源。在调查中,我发现贵州核桃资源也很丰富是世界的原生资源,贵州适合种核桃。

当时我的件事就是用几个月时间,走遍了赫章很多地方查看资源,回来写了《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直到现在这个规划都是指导赫章核桃发展的纲。

第二件事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选种、评价。2009年,我才选出了好的4窝核桃,就是现在的黔核5号、黔核6号、黔核7好、黔核8号。慢慢的,这4个品种有了一定名气,在国发二号文件中就专门把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列了进去。

赫章也是全省个省级核桃高效农业园区,建立了生态核桃文化博物馆,做起了核桃文化,现在已经是赫章旅游地之一了。然后才有了“小核桃,大产业”的说法,现在他们一提到核桃,就会想起潘学军,“潘学军就是搞核桃的”。

当代先锋网:在推广科研成果过程中,您认为政府扮演怎样的角色?

潘学军:政府在一个产业上主要起主导作用,推动作用和引作用,产业发展一定要有更多的企业来实施带动,才能拉通整个产业链。

我去赫章的时候,县里很支持核桃产业,就推动发展核桃,不管是经费还是其它都没有造成问题。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是关键,不然产业是做不起来的。在赫章,由政府、业务部门、科研专家一起来做核桃,才把核桃产业做了起来,现在核桃已经是赫章的一张名片了。

“小核桃 大产业”

当代先锋网:听说刚开始当地老百姓都不愿种核桃。

潘学军:黔西北的老百姓,特别是赫章,他们能从种植核桃里赚钱,尝到了甜头,就转变了观念。从县导这个角度,就要用专业知识说服他,贵州核桃产业发展的优势在什么地方,不足的在什么地方,然后我们怎么解决。所以当时我就经常给他们讲这个核桃资源就是优势,气候条件就是优势,慢慢他们也比较了解了。

当代先锋网: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科技工作者的因素之一,你怎么解决这一问题?

潘学军: 2006年赫章的条件非常艰苦。背上包,坐上客车,清早出发,晚上才能到。当时年轻,体力充沛。这么多年下来,我发现经费短缺不是主要问题,只要你能找到产业当中的需求问题,从产业的需求来看问题,经费就不是问题了。现在国家政策很好,科技成果也是有的,只要找准需求,农民能够配合,就能做起来。

当代先锋网:核桃种了十年,赫章也年年去,这几年感受大的是什么?

潘学军:作为科技工作者,不仅仅要只做我喜欢的品种选育。这十年,我不仅做规划,选实验园区,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刚去赫章时,很多年轻人跟着我一起,我们一帮人天天想核桃、做核桃,只有时时刻刻想着,这个产业才有希望。现在,这批年轻人现在都是骨干了,也是核桃专家。

从老百姓的生活来看,当时全县的种植面积只有20万亩,现在已经达163万亩,挂果的面积接近40万亩,产值更是接近20亿元。当地很多农户都是种核桃发家致富的,特别是房屋变化很明显。当地一个农民叫李富贵,当年他家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不为过。家里连张像样的凳子都没有,当时怕的就是他留我们在家里吃饭,不忍心吃。而现在他家从原来的土坯房变成了2层小洋楼,李富贵也从老农民变成了村里有名的土专家,还经常教别人如何嫁接核桃树如何施肥呢。

增农户自我造血能力

当代先锋网:当前打通核桃产业链的难点在哪里?

潘学军:主要是农户的科技意识太差。有的农民,指导了种植方法,肥料也是费的,他就是不去做,甚至把肥料拿回去种包谷。技术培训,有40个人来培训,有20个认真学就很不错了,其他的只是来混混,因为来了有20块钱。这些人目光非常短浅,只看到当前的小利益。

某种程度上,农户的科技素质决定贵州很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有的人是为了一亩地有那么点补助才去种核桃,而不是真正想种核桃。增农户的自我造血能力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关键因素之一。

当代先锋网:对于增农户的造血能力,你有什么建议?

潘学军:这个也是我们在苦苦思考的问题,建议还是要“以奖代补”。做得好的要重奖,不好的就不要奖了。要增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要让他们自己有意识,有意愿脱贫,还要勤奋,脱贫就很有出路了。如果不愿意干,依靠政府、依靠他人,还是有点难,但是这还是需要耐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代先锋网:科研工作数十载,请您谈一谈心里的想法吧。

潘学军:赫章的核桃现在已经小有规模了,健全的话估计还有十年。如果再有十年,我的黔核系列品种,应该就都挂果了。一个产业发展总有一个过程,我这辈子只做两件事——核桃和葡萄,只要能把核桃和葡萄做好,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推荐

  1. 天芪生物帮扶的野生子洲黄芪到底怎么样?
  2. 想要有效增体质,必看的子洲黄芪健康攻略
  3. 对于用眼过度的年轻人,你的生活习惯中可能缺个“它”
  4. 健康饮食篇|子洲黄芪助你开启全新的养生之路
  5. 面对复杂的黄芪市场,如何辨别子洲黄芪?
  6. 早餐很重要,健康的早餐从子洲黄芪开始
  7. 子洲黄芪提醒您春季养生的几大禁忌,切勿盲目养生
  8. 子洲黄芪告诉你:有哪些养生方式是你看不下去的?
  9. 没有那么多套路,子洲黄芪就是好喝且健康的养生茶
  10. 子洲黄芪茶让您喝的安心、用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