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山鸡交易所!

儋州戴“眼镜”山鸡吸引众多客商

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7/11/21 10:32:46打印收藏

“咯咯哒——”11月17日,小编在青山耸翠、绿树掩映的儋州市大成镇红灯村看到,该村养殖大户唐后峰养的儋州山鸡,戴着一副副红色的“眼镜”,一边鸣叫一边踱步前行。原本凶悍的儋州山鸡,互相触碰后,居然互相“礼让”一下,各自伸长脖子啄食虫子、蚯蚓和谷物。前来订购的许多客商,也对戴“眼镜”山鸡感到新奇不已。

谈起戴“眼镜”山鸡,唐后峰自豪地说,自从增添让儋州山鸡“和睦相处”的小设备后,儋州山鸡产业不断做大,已经带动一批贫困户增收,向“共同富裕”道路迈进。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唐后峰透露,他已从事养鸡业5年,每年放养的数千只儋州山鸡一旦打起架来,一发而不可收拾:轻则把食物溅得到处都是,彼此没有吃到,越养越瘦;重则啄得铩羽而归,甚至丧了命。这样下去,他自己富不起来,带动贫困户也是空话。

怎样才能让儋州山鸡和睦相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经销商提醒苦恼的唐后峰,可以在儋州山鸡眼睛上想办法。

具有探索精神的唐后峰,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迅速找有关厂家订制了多副胶质的红色镜片,造型与人戴的眼镜相似,也有鼻托。他将这些镜片固定在儋州山鸡的双眼前,由于其视线被遮蔽了一部分,镜片颜色与鸡冠差不多,不但让儋州山鸡们自身没有异常表现,相互之间也因“雾里看花”产生了“距离美”,变得“斯文”起来,从而扭转了以前的恶斗局面。

常言道:和气生财。相安无事的儋州山鸡们,使唐后峰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他种了大量的地瓜和红萝卜投山鸡们所好,且有数十亩荒山荒地作为“运动场”,蕴藏着许多虫子和蚯蚓。因此,放养的儋州山鸡肉质鲜美颇受消费者青睐,年销售收入50万元左右。

“一个人富不算富,我要带村民们一起致富。”唐后峰说,为此他牵头成立了儋州九湾岭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2016年初,红灯村11户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

由贫困户“抱团”加入的儋州九湾岭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到省接待办和大成镇党委、政府的扶持,迎来发展壮大的契机。据红灯村书记杨勇介绍,一年来,省接待办和儋州市大成镇政府共向该合作社投入资金57万元,建设鸡舍和屠宰车间,实现就地屠宰、真空包装、冷链运输“一条龙”运行;省接待办发挥自身优势,协助该合作社建起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引导和协助该合作社完成“九湾岭山鸡”品设计和申报,办理了相关证照,规范合作社管理。如今,这个合作社年放养儋州山鸡突破1万只。

规模扩大后,这些戴“眼镜”山鸡给贫困户带来了直接收益。“去年在合作社帮助下,我靠养殖儋州山鸡赚了6000多元。”红灯村贫困户唐后槐说,他的妻子患病、孩子上学,经济压力一度非常大,但养殖儋州山鸡的收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杨勇表示,接下来红灯村将继续争取相关部门的扶贫投入,大力发展包括儋州山鸡在内的特色产业。

随着“咯咯哒”的鸣叫声,一群群戴“眼镜”山鸡,正“文质彬彬”地踱步和觅食。唐后峰自信地说:“有党的好政策,有上级部门的支持,我们要充分发挥放养资源等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不断打响‘九湾岭山鸡’品,将带动更多村民依靠戴“眼镜”山鸡这个特色产业发家致富。”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9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