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金丝枣交易所!

口口相传的手工技术为何没能上舌尖2

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4/5/5 13:39:18打印收藏


      从吴堡县城驱车1个多小时来到张家山镇高家塄村,这是一个距离县城40多公里的静谧的小山村。《舌尖2》中吴堡空心手工挂面主人公张世兴(又名张世新)家的窑洞前,一排排雪白的手工挂面随风摇曳,挂面如线似丝,细密的像数不清的垂帘,散发着阵阵清香,惹得人不禁要闻上一闻。“张家山的手工挂面在周围十里八乡是十分出名的,县、米脂、绥德以及山西省的临县、柳林县一带不少人都会专门开车来购买。”今年67岁的张世兴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吴堡县柳青故里张家山“老张家”空心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已有千年的加工历史,历经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加工技艺和独有的膳食文化。手工挂面的加工技艺十分讲究,它以小麦精粉、精盐为原料,经配料、揉醒、压延、拉延、挂抻、晾晒等12道工序精制而成。

  “张家山空心手工挂面因为传承一直是口头相传,据当地的政府考证,早有记载空心挂面的做法是在明万历年间,而据当地的老百姓介绍,空心挂面在明朝就已经流传了很久,民间俗称空心挂面,官方称千年手工挂面,主要产自于吴堡县张家山镇的张家山村、冉沟村、高家塄村。‘柳青故里’老张家空心手工挂面制作工艺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完全靠父辈们口耳相传至今。”吴堡老张家手工挂面合作社理事长张永说。

  史料记载,张家山空心手工挂面“茎直中通、料珍味馐、每献上以补”,所谓“茎直中通”是每条挂面的横切面都有针尖般小孔,空心挂面亦由此得名。因张家山手工挂面用优质面粉加工,其光洁度好、耐煮沸、煮后不浑汤,再配陕北羔羊肉、鸡汤、肉汤等,味道、营养丰富,故有“料珍味馐,每献上以补”之评价。

  《舌尖上的》第二季第二集《心传》的导演陈磊曾在拍摄时这样说:“我们摄制组想拍手工挂面,跑了很多地方,后到了吴堡县张家山老张家手工挂面合作社。陕北的风情,陕北人的形象非常符合我们需要的画面感,手工挂面在窑洞前面铺展开非常美丽。”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老祖宗留哈(下)个做挂面的人,吃起个香来做起来个难……”这是记者在张家山听到的一村民自创的歌曲——《手工挂面之歌》。原来剧组打算将其作为配乐,后在综合考虑之下,将《舌尖上的》中的配乐改为陕北民歌《赶牲灵》,觉得更符合吴堡甚至整个陕北的形象。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1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