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河蟹交易所!

河蟹养殖已经到了上市前的冲刺阶段 今年螃蟹行情大好

中国杨凌农交所时间:2016/7/20 11:43:41打印收藏

原标题:今年螃蟹行情大好!把握先机做到“早肥早上市”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步入7月份以来,河蟹养殖已经到了上市前的冲刺阶段。按照民间节气和习俗,螃蟹上市一般是在中秋节前后,2016年的中秋节比往年都来得早一些,距离9月15日中秋节不到60天。但是2016年螃蟹养殖情况不尽如人意,从年前的寒潮对幼蟹的低温不良影响,到7月初的特大暴雨造成湖北、江苏、安徽、南京高淳等螃蟹主养区的大面积漫塘,后到“水瘪子”的肆虐,今年螃蟹产量大大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段时间的洪灾导致螃蟹主养区50%的养殖面积受灾,再加上水瘪子的影响,今年我们都预测河蟹的价钱都会比往年高。”淮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特色水产繁育工程实验室常国亮副教授在澳华“丰蟹金秋”河蟹养殖高效论坛上表示,河蟹涨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果养殖户能够在大量上市前提前上市,河蟹的卖价更是锦上添花。

2016年7月18日,澳华“丰蟹金秋”河蟹养殖高效论坛在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镇帝都大酒店举办,本次论坛由澳华集团主办,并推出了膨化蟹安康河蟹壮蟹料和育肥料,旨在冲刺阶段增加河蟹的营养需求,提高河蟹规格和肥满度,把握先机,做到“早肥早上市”,让养殖户获得大的养殖效益。

“早肥早上市”创新模式

“池塘养殖是河蟹养殖的主要方式前期以河蟹配合饲料为主,后期以投喂冰鲜杂鱼、螺蛳、豆粕、菜粕、麸皮和小麦等饵料为主后期饵料的使用存在来源不确定、质量不稳定、营养不均衡、携带致病菌和容易破坏水质等缺点故传统的投喂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河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在会上表示,“兴化早肥早上市”模式比苏南地区早上市1个月,是河蟹养殖技术的重要创新,但是这个模式的后期大量以冰鲜杂鱼和螺狮来育肥,导致育肥成本高、增加工作量和严重污染水质。“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团队的研究发现,全程投喂优质河蟹配合饲料具有提高幼蟹成活率,降低幼蟹早熟率,促进成蟹性腺发育等优点,特别对完成生殖蜕壳后的河蟹投喂优质饲料,可以有效促进其性腺发育和肝胰腺中营养积累,提高其肥满度和可食率。”吴旭干说道。

“据了解,经过近几年的螃蟹饲料推广和发展,江苏省大多数河蟹养殖户慢慢转向了配合饲料的投喂,但是一到后期,大多数养殖户就会使用冰鲜杂鱼育肥,因为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冰鲜的成本低,提高河蟹肥满度的效果更好,但实际上全程配合饲料的成本比冰鲜的成本更低。”澳华集团华东片区总经理张伟表示,目前兴化地区算是饲料接受程度比较高的区域,期待以此作为样板市场,带动周边养殖市场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早肥早上市”的技术关键点

据吴旭干介绍,河蟹的生长主要取决于蜕壳,河蟹需要启动性腺发育,需要完成生殖蜕壳,提早上市必然需要促进后一次蜕壳,提高增重率;对完成生殖蜕壳后的河蟹投喂优质饲料,以促进其性腺和肝胰腺中营养积累,提高其肥满度和可食率。所以说,促熟和育肥是河蟹早肥早上市的技术关键点。“从现在开始到中秋节不到60天了,如果要赶在中秋节前上市,建议从7月25日开始正式投喂壮蟹料。”吴旭干说。

针对“早肥早上市”的养殖户,澳华集团和上海海洋大学联手推出了第三代蟹安康系列膨化螃蟹料,并早提出了“催熟和育肥”的理念和模式。据澳华集团研发中心高级配方师向朝林博士表示,成蟹养殖各个阶段营养需求不一样,早期(3-6月初)投喂配合饲料可以提高幼蟹存活率;高温期间(6月底-8月)投喂优质配合饲料可提高疫抗病力;中后期(8-9月)投喂壮蟹料可以促进成熟蜕壳,提高河蟹性腺发育;后期(9-10月)投喂育肥料可以促进河蟹增重,提高蟹黄蟹膏质量,达到育肥增重的效果。

科学的养殖模式需要配套科学的养殖技术,常国亮教授在《河蟹高温和育肥期养殖技术及管理》中为参会者详细讲解了水草管理、饵料投喂、水质调控、病害防控等技术。其中他提到的关键的点是在生殖蜕壳前15-20天进行促熟,需要适当降低池塘水位,大概降低到80cm,疏散40%左右的水草能有效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3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