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进入大米交易所!

吉林大米创品榜样

杨凌农交所时间:2018/3/5 17:51:54打印收藏

  前不久,一款“网红”罐头在网络广泛传播。罐头的名字和包装文艺感十足,产品还配有小故事。新鲜的营销手段激发了消费者的共鸣,网店销售量明显攀升。但一段时间后,有消费者开始吐槽有的包装不严,水果变色。产品的热度很快就降了温,引起了诸多人的感慨。有专家表示,打着“品农业”的幌子去做快餐式网络营销下场就只有两个字——惨烈。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优质的农产品成了居民购物篮里的“常客”,消费市场正迈向品质消费、品消费。一大批农业品雨后春笋般涌现,打造品的意识日益烈。但热闹背后仍存隐忧:农业品的数量多了,可在叫得响、在消费者心中信得过的品并不多。育品如种树,根固才能枝繁叶茂,质量是立足市场之本,也是品能够实现溢价的根本原因。如果仅仅做表面功夫,搭“花架子”,即便一时博得眼球,也只能是短命“网红”。只有多年如一日严把质量标准,品形象才会在消费者心中慢慢积淀。

  同样是创品闯市场,吉林大米的成功可以说为品农业建立了榜样。自2014年全面开启吉林大米品建设工作以来,吉林大米已经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成响当当的品。2014年,粮食局整合资源,统一吉林大米商标,成立大米协会,从选种到加工,全面提高吉林大米品质,并投入1.43亿元人民币,带动相关市县政府及企业在重点销售城市开展品宣传;2017年6月,在外交部吉林推介活动中,外长王毅盛赞吉林大米“比日本的还好”。同年11月,吉林省粮食局与阿里巴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天猫设立“吉林大米”官方旗舰店,在吉林大米网电商平台基础上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迄今为止,吉林省及各地与销区市场直接挂钩的推介展销活动,累计举办60多场次,席卷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福州、西安、成都、深圳、宁波等30多个国内重点城市。吉林大米已经成为了百姓餐桌主食的选。

  没有种不出的产品,只有卖不出的商品。“吉林大米”的成功模式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是所有人不断创新、努力的成果。而打造农业品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记者认为培育农业品,只有久久为功,才能促进传统农业稳步地向“品农业”转型升级。

相关资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5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